比較好的切塊方法是根據(jù)薯頂部芽眼出芽快而整齊的特性(即頂芽優(yōu)勢),較小薯塊由頂端向基部縱切為二;中等薯塊縱切為四;大薯塊先從基部按芽眼順序切塊,到薯塊上部再縱切為四,使頂部芽眼均勻地分布在切塊上。每個芽塊的重量最好達到50克,最小不能低于30克。大芽塊是豐產(chǎn)種植技術(shù)的主要內(nèi)容之一。切芽,要把薯肉都切到芽塊上,不要留“薯楔子”,不能只把芽眼附近的薯肉帶上,而把其余薯肉留下,更不能把芽塊挖成小薄片或小錐體等。具體說,50克左右的薯塊不用切,可以用整薯做種;60至100克的種薯,可以從頂芽順劈一刀,切成兩塊;110至150克的種薯,先將尾部切下三分之一,然后再從頂芽劈開,這樣就切成3塊;160至200克的種薯,先順頂芽劈開后,再從中間橫切一刀,共切成4塊;更大的種薯,可先從尾部切下四分之一,然后將余下部分從頂芽順切一刀,再在中間橫切一刀,共切成5塊。這種切法,芽塊都能達到標準,而且省工,切得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