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整地做畦
夏季氣候干燥少雨,一般采用平畦栽培,此法利于保濕,不利于排水通風,遇到暴雨,容易減產(chǎn)。如果采用小高畦栽培則不利于保濕、澆水,但遇到連雨天有利于排水、保苗。采用小高畦配以噴灌,少雨時,噴灌可以增濕、降溫,下暴雨時有利于排水,栽培效果較好。底肥每667㎡施入3000kg有機肥,翻地做畦,畦寬1.5m左右。
2.播種
可采用撒播或條播方式,條播的溝距10cm左右,每667㎡用種量400~500g。先澆透水再撒種,有條件的地方播種后為防止幼芽失水死亡可以用遮陽網(wǎng)在畦面上進行覆蓋、遮陽,等幼苗出齊后應及時揭掉覆蓋物。
3.田間管理
幼苗期應保持土壤濕潤,經(jīng)常在壟溝中灌水,有噴灌的地方可以在每天正午前后噴水降溫增濕。當幼苗2葉1心時進行間苗,4葉1心定苗,株距10cm左右。定苗后每667㎡施40~50kg速效肥。成株期也要注意水分管理,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,雨后還要及時排水。
4.病蟲害防治
(1)蟲害防治 黃條跳甲、蚜蟲、菜青蟲、小菜蛾、斑潛蠅、薊馬發(fā)生比較嚴重,可根據(jù)不同蟲害選擇相應農藥。菜青蟲、小菜蛾用菜蟲一遍凈或杜邦安打等藥劑;跳甲用銳高等藥劑。
(2)病害防治 病毒病、霜霉病和軟腐病是主要病害,栽培時應注意溫、濕度管理和化學藥劑防治相結合。氣候干燥有利于蚜蟲的繁殖,防治病毒病首先要及時防治蚜蟲,切斷傳染途徑,如遇天氣干燥少雨,噴水防蚜十分有效。如果連雨天或暴雨淹了幼苗,容易發(fā)生軟腐病,一旦發(fā)生要及時除去病株,并在病株穴撒生石灰消毒。霜霉病發(fā)生可噴灑百菌清、利得等藥劑。
(3)逆境傷害 主要是熱害,其癥狀是葉片畸形、卷葉,選擇抗熱品種是防治熱害的有效手段;其次在最熱時噴水降溫,有條件地方可在正午前后覆蓋遮陽網(wǎng)也能減少熱害發(fā)生。
5.收獲
夏季栽培植株生長到35d以后,抗熱性、抗病性將有所降低,容易感染病蟲害,植株的增長量也會大幅降低,因此及時收獲是保證收益的有效方法。采收根據(jù)當?shù)厍闆r,最好選擇在涼爽的清早或傍晚進行,收獲后要及時遮蓋,防止水分缺失、萎蔫,影響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