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碧綠翡翠小冬瓜、桔瓜、月脂黃瓜等新品種蔬菜做成的佳肴,讓品嘗的種植戶、采購商和市民贊不絕口。 |
|
過去種植戶買種子去種子站,產(chǎn)品怎么樣,全憑看資料聽介紹;后來種子交易會辦到了田間地頭,可以看苗看果下訂單;可如今,訂戶餐桌上吃著菜選種子。種子變“珍饈”,省卻了看資料、看苗子的過程,直接“嘗”到終端產(chǎn)品。 昨天(12日),第十八屆北京種子大會“高品質(zhì)鮮食果蔬品嘗會”在京豐賓館一層宴會大廳舉行,來自全國的種植戶、采購商和北京市民代表300多人,邊吃菜邊打分,選購推薦優(yōu)良籽種。北京種子大會辦了18屆,“吃菜選種子”還是頭一遭。 黑苦瓜,白黃瓜,黃西瓜……主辦方從參加本次種子大會的5000多個交易品種、2200多個展示品種中,精挑細選了15類23個適合鮮食的果蔬新優(yōu)品種,或白灼,或鮮切,用最簡單的加工方式,做成23道菜,一道接一道端上餐桌。會場的大屏幕上,一個接一個播放這些新品種的特點、營養(yǎng)成分和烹飪方法。 “黑皮的苦瓜個大肉嫩,還挺脆,吃了能減肥,肯定受歡迎。” “正源芥藍的菜薹有黃瓜那么粗,一根能做一盤菜,脆而不硬,種它效益應該好。” …… 臺下,來賓們邊吃邊交流吃后感。有的人放下筷子拿起筆,勾勾畫畫做記錄;有的人則拿起相機,咔嚓咔嚓對著盤中菜拍個不停。 “以前參加種子交易會,光是看樣品。有的能生吃,有的不能生吃,這菜做熟了什么味道呢,只能靠感覺。”來自吉林省經(jīng)營一家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的企業(yè)代表趙政軍說,“現(xiàn)在把新品種做成菜端上桌了,有形有味道,賞心悅目,讓我們選種子更有依據(jù),更有把握。這種形式太有創(chuàng)意了。” “過去我們研發(fā)出新品種,靠自己往下推?,F(xiàn)在有了‘鮮食會’這種形式,種植戶和采購商品嘗之后,直接找我們,效果會比我們?nèi)ネ坪煤芏唷?rdquo;來自北京滿田種子公司的蔡小蓮說。這次,他們公司就帶來了新品種“月脂黃瓜”,又甜又脆,保水性還好,有的采購商剛嘗了幾口,就急著來和小蔡洽談合作。 “以前的種子交易,產(chǎn)品介紹以文字、圖片資料為主,抽象不直觀。為了改變這種狀況,我們推出了‘鮮食會’的形式,讓采購商和種植戶能‘吃著選種子’,提高交易的滿意度。”豐臺區(qū)種子管理站負責人梅宗亮介紹,“鮮食會”還通過網(wǎng)絡報名征集了一些市民來參加,是“種業(yè)貼近市民”的一種具體表現(xiàn)。北京將要打造“種業(yè)之都”,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新品種都會在這里匯集,到那時,市民的菜籃子里,就會盛滿最新最好的瓜果蛋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