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瓜新品種“驕雪五號”
回答公司:  添加時間:08年08月14日  點擊數(shù): |
廊坊師范學院 張立敏
近年來,我國薄皮甜瓜(包括常規(guī)品種和薄皮與薄皮雜交一代)保護地栽培,由于效益高,品質好,上市早等優(yōu)點,面積迅速增加,但突出的問題是不嫁接就不能重茬種植,病蟲害嚴重,商品性狀有待提高等。實踐證明,優(yōu)良的厚薄皮雜交一代,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。廊坊市驕子種苗研究開發(fā)有限公司根據(jù)這一育種目標,于2002年在試配了多個組合的基礎上,選育出了“驕雪五號”經(jīng)布點試種,試推,在部分地區(qū)反映突出,面積迅速擴大。
一、 母本的培育過程及性狀
母本為原產(chǎn)于我國的常規(guī)薄皮甜瓜,經(jīng)4代不同種植方式和海南加代自交提純篩選而成
代號為M---655。綜合抗病性強,耐低溫和弱光性強,雪白皮,高圓梨瓜型,較為光滑,白肉較脆,厚2.5cm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保護14---17%,露地13---15%單瓜重300---400克,開花后25天左右成熟,不脫蒂,耐貯運性較強,座果率高。
二、 父本的培育過程及性狀
父本為日本品種的12代自交系,代號為RM----002。植株生長中等偏旺,節(jié)間短,緊湊,抗蔓枯病、霜霉病、角斑病、病毒病性突出,較不抗白粉病,果實大小、形狀高度整齊一致,開花后30天成熟,,肉厚4cm,實心,圓果,雪白皮,透明感甚強,果面光滑細膩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5---19%,單果重1000克左右,白肉,風味佳,不脫蒂。三、 雜交一代的表現(xiàn)特點
兼有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的特征特性,和母本相比,瓜蔓增粗30%葉片增大50%左右
顏色變?yōu)闈獯渚G色,瓜秧上腺體減少,但仍有一定的野草味。高抗枯萎病,在溫室、大棚等保護地中可重茬種植,不宜早衰,可連續(xù)座果2---3次;抗蔓枯病、角斑病、病毒病,抗白粉病性也顯著提高;中抗霜霉病。瓜碼多,雌花發(fā)生早,最早主蔓第一節(jié)位即可出現(xiàn),以后每節(jié)都有。極早熟,果實發(fā)育期為23—26天,18—20天即可轉白。果面光滑、細膩,無棱溝或皺褶,座果節(jié)位低時,果實為圓果微梨形,節(jié)位高時果形較長。稀植一株結多果時,單瓜重500克左右,密植一株結一果時,1500克左右。白肉,肉厚3.5---4公分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5—17%,中等硬度。比母本增產(chǎn)50%以上,果皮硬度和抗摩擦性、耐貯運性、商品率顯著提高,比對照紅城系列增產(chǎn)30—50%:比同屬厚薄皮雜交一代景甜一號增產(chǎn)20%左右,且果面光滑、透明感強,美觀,不脫蒂:景甜一號脫蒂率幾乎為100%,果面為青綠皮。驕雪五號在保護地中,重茬一、二次,驕雪五號則幾乎沒有發(fā)病現(xiàn)象,驕雪不必重茬即可種植五茬以上:其他薄皮間的雜交一代或常規(guī)品種,如紅城系列,若不嫁接枯萎病發(fā)病率分別在30%、80%以上。
該品種在2002年春試配并選出組合,2002年秋、冬三季布點試種15畝,2003年試推廣,面積為50畝,2004年春天尤其在河北唐山、湖南岳陽、山東青島反映良好,面積為增加到200畝,2005年發(fā)展為3000余畝,2006年為5500畝,預計在2007年為10000畝左右。
驕雪五號的果皮,厚皮甜瓜的特點更明顯,一般需要削皮,帶皮不宜食用,但薄皮甜瓜包括薄皮之間的雜交一代卻可以帶皮食用。
四、 栽培要點及發(fā)展趨勢等
在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的干燥季節(jié),凡能種植薄皮甜瓜的地區(qū),都可以試種驕雪五號,要注意按照當?shù)胤N植薄皮甜瓜的習慣,適時早播種。在連陰天多、雨水多、霉雨季節(jié)的地區(qū)或月份種植時,應采用必要的防護措施,應采用保護地栽培。其整枝、打杈、座果等管理可采用當?shù)乇∑ぬ鸸系姆椒ㄟM行。
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可進行日光溫室、塑料大棚、中棚栽培。溫室均采用吊蔓的方式,大棚爬地、吊蔓均可,以吊蔓為佳,中棚都采用爬地的形式。爬地栽培與薄皮甜瓜露地栽培的方式、方法相似,每畝定植800---1200棵,4----6葉時打頂,留3-----6條子蔓,子蔓上第1節(jié)的孫蔓去掉,自第二節(jié)時開始留瓜,每條子蔓留1---2果,以后可放任生長,第一茬瓜收后,自然狀態(tài)下座住的果可迅速生長發(fā)育為二茬瓜。吊蔓栽培時,一種方式是每畝定植2200---2600株,行距1.1米左右,株距為30---35公分左右,單蔓整枝,第一茬在主蔓第10節(jié)位左右座瓜,一株4---6果,第30片葉時打頂,頂部預留3----4條孫蔓,準備結二茬可結果3---4個。
驕雪五號類厚薄皮雜交一代,兼有厚皮薄皮甜瓜的雙重優(yōu)點,其外觀、皮色等,更傾向于我國人民習慣的薄皮類型,其特征特性也比厚皮甜瓜的雜交一代更能適應我國東部地氣候特點,在早熟性抗病性、產(chǎn)量性狀、外觀、效益等都十分突出,組合選用得當,糖度,風味也佳,在全國大部分種植薄皮甜瓜的地區(qū),露地或用較為簡易的保護地均可栽培成功。溫室、大棚保護地栽培,表現(xiàn)更優(yōu)秀,糖度更高,成熟特早,效益高,2004—2006年唐山溫室栽培,批發(fā)價最高在20元以上/kg,春秋皆可栽培。是繼厚皮甜瓜東移成功后,又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突破.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