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玉春蘿卜是由韓國引進的肉質(zhì)致密型春蘿卜品種,它耐寒性強,生長速度快,抽苔晚,株型半直立,葉數(shù)少可密植,根皮全白,光滑鮮潤,品質(zhì)出眾。 早春種植白玉春蘿卜,具有投資小、周期短、效益高的優(yōu)點,不僅可補充蔬菜淡季供應、增加花色品種,而且又可以為后作提供良好的茬口,具有廣闊的發(fā)展前景和市場效益,近年來推廣很快。 栽培季節(jié) 白玉春蘿卜為半耐寒性蔬菜,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—32攝氏度,最適宜溫度為20°C 左右。在種植時間上,露地地膜覆蓋栽培,可在每年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早春進行播種。 合理選地 種植白玉春蘿卜一般以土層深厚,保水和排水良好,疏松透氣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(zhì)壤土為好,土壤pH值以5.3—7.0較為適宜。排灌不便、土層淺薄、土壤板結(jié)的水田或山坡地不宜種植; 選地后要進行土壤消毒殺菌和地下害蟲的防治。殺菌藥劑選用50%多菌靈600倍液或70%甲基托布津800-1000倍液噴霧,殺蟲藥劑可選用48%樂斯本乳油800-1000倍液噴霧。 重施基肥 種植地選好后,要將足量的基肥施入,施肥的原則是“靠基肥、鉀肥壯根,靠追肥、氮肥長葉”,基肥以優(yōu)質(zhì)有機肥為主,有機肥在施入前要先進行堆制,經(jīng)過腐熟處理,每畝田需要施入有機肥2000~2500千克。根據(jù)土壤情況,每畝還要增施50~60千克鉀肥、1千克硼肥,充分拌勻后均勻施入田中作基肥,撒施肥料的過程中,肥料要求均勻的撒施在土壤和有機肥的表面,肥料之間要求銜接,不能出現(xiàn)斷檔。 精耕細作 結(jié)合基肥的施入要深翻整地,以起到疏松土壤、拌勻肥料的作用。在生產(chǎn)中通常采用機耕機耙的方法,耕翻深度一般在25~30cm左右,要做到耙平耙細,曬白曬透,多犁細耙,整平田塊,清除碎石,使土壤上松下實,沒有明顯坷垃,達到“齊、松、碎、凈”的標準。 然后按寬度1m起畦,畦高20~25cm,畦面整成龜背形;畦溝寬、深0.35m,做到畦與畦平,一畦一深溝。畦向以東西走向為宜,這樣上下午受陽光照射均勻。 播種 畦做好就可以播種。白玉春蘿卜可適當密植,每畝用種量750克左右。播種前要開好播種溝并澆足底墑水,可以使用專用工具,將開溝和澆水結(jié)合起來進行,不但能大大降低人力,還能做到溝直水勻。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,底墑水不能過量,要保證土壤濕而不漬,因為在土壤過濕的條件下,種子的發(fā)育會延遲,造成日后幼苗生長不旺,根的發(fā)育不良。待到水充分沉實后,即可進行播種,具體采用條播法,1米寬的畦種2行,行距40—60厘米,株距15—25厘米,播種深度在1厘米左右。 播后用覆土0.5厘米,覆土不能過厚或土塊過大,否則會影響種子發(fā)芽,降低出苗率。 覆土后覆蓋地膜,以起到保溫保濕,促進種子發(fā)芽的作用。地膜可選用聚乙烯吹塑微膜,生產(chǎn)中一般選用的寬度是100厘米以上,厚度以0.005—0.007毫米為宜。 覆膜時,要求拉緊鋪平,緊貼地面,覆膜過程中可以邊覆膜邊用土塊將膜壓住,待完全覆蓋后再用犁將兩側(cè)壟溝間的土犁起,將地膜四周完全用土壓實,隨后在地膜上部每隔1米左右壓一土塊,防止地膜被風刮起。 破膜放苗 白玉春蘿卜播種后2~3天就可以發(fā)芽,播種5天后,等到蘿卜的子葉平展時要及時破膜放苗,可用手或竹簽在膜上劃一個開口,輕輕地放出蘿卜苗后,馬上用細土封口,防止地膜里的熱氣沖死苗子;第8天左右,針對缺株要及時進行補苗,補苗可以采用點播的辦法,具體做法是:在缺苗斷壟處挖一個小坑,深約1.5厘米,隨后在小坑里點播一顆種子,覆土1厘米。 間苗定苗 白玉春蘿卜間苗的原則是“早勻苗,多間苗,晚定苗”。一般在放苗后,幼苗長出1—2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,這次間苗主要是除去過密的弱苗,保留健苗,使苗距保持在30—40厘米。 等到蘿卜幼苗長到5~6片真葉時,還要再間苗一次,這次間苗同時也是定苗,一般按株距30厘米來定苗,選留健壯、生長旺盛的幼苗,其余幼苗則應該全部拔除。 肥水管理 白玉春蘿卜定苗后在肥水方面有較高的要求,要及時進行必要的肥水管理。一般每畝用三元復合肥30千克或尿素20千克,硫酸鉀5千克隨水沖施以起到壯苗的目的。追肥后,為防止蘿卜葉徒長,土壤可適當干點,澆水要做到適時適量,輕澆少澆,切忌頻繁補水,更不可以大水漫灌,以促進白玉春蘿卜根系的深入發(fā)展。 播種后約30天,白玉春蘿卜進入肉質(zhì)根肥大期,為了促進營養(yǎng)物資的積累,還要再追肥一次,用作膨根肥,一般每畝施尿素8—10千克,穴施于株間空地,距肉質(zhì)根8~10厘米處。需要注意的是,這次施肥切忌離根部太近,以免因肥料和根部接觸造成燒根。施肥后要及時中耕松土蓋肥,中耕不宜過深,以防碰傷根頸和真根部,引起杈根、裂根和腐爛,從而影響蘿卜的正常生長。 肉質(zhì)根肥大期也是蘿卜需水量最大的時期,應充分均勻地供水,維持土壤有效含水量在70—80%以上,若澆水不足,則肉質(zhì)根瘦小而粗糙,品質(zhì)差;若供水不勻,則極易引起肉質(zhì)根開裂,同樣影響蘿卜的品質(zhì)。 病蟲害防治 白玉春蘿卜要想達到穩(wěn)產(chǎn)、豐產(chǎn),病蟲害防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 蟲害方面主要是防治菜青蟲,可采用農(nóng)業(yè)防治和藥物結(jié)合的方法。農(nóng)業(yè)防治方面:可以在播種前深耕曬土,創(chuàng)造不利于害蟲蟲卵生存的環(huán)境;在種植過程中要及時清除菜地殘株落葉,鏟除雜草。 藥物防治方面:可選用生物制劑或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的環(huán)保型藥劑在幼蟲3齡期以前進行防治,否則幼蟲會產(chǎn)生較強的藥物抵抗性。每畝可用科諾蔬丹(1.5%蘇阿可濕性粉劑)30~40克兌水50公斤或用科諾千勝(Bt殺蟲劑)800倍液噴霧防治,連續(xù)使用2-3次。噴藥應選晴好無風的早上或傍晚進行,要做到均勻細致,葉子的正面和背面都要打到,不能留下死角。 病害方面主要有軟腐病和黑腐病,防治上要突出一個“早”字,防治軟腐病可用每畝噴灑72%農(nóng)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000~4000倍液,或47%加瑞農(nóng)可濕性粉劑700倍液,每10天一次,連續(xù)防治1~2次;防治黑腐病可以在發(fā)病初期用50%代森銨600倍液,50%的福美雙500倍液,每7-10天一次,共噴2-3次。 做好以上管理環(huán)節(jié),經(jīng)過60天左右的時間,白玉春蘿卜就可陸續(xù)進入采收期,一般在5月中下旬,白玉春蘿卜的肉質(zhì)根充分膨大,基部已圓起,葉色轉(zhuǎn)淡,開始變?yōu)辄S綠色時,就應該及時采收。采收不宜過遲,否則,不僅會引起后期抽苔,影響品質(zhì),還會引起蘿卜開裂和腐爛。 采收時選擇晴天,收獲時多用手拔,用力要均勻平衡,以免損傷蘿卜表皮或拔斷蘿卜影響其商品性;采收后的蘿卜要切去葉片,保留葉柄5-6厘米。在田間挖坑蓄水,隨采隨沖洗,剔凈蘿卜泥土,然后按規(guī)格將蘿卜裝入網(wǎng)兜以便運輸。白玉春蘿卜較高產(chǎn),一般每畝產(chǎn)量可達4500公斤。 以上就是白玉春蘿卜種植技術(shù)的全部內(nèi)容,衷心祝愿您掌握技術(shù),獲得高產(chǎn)! 尊敬的讀者們: 本網(wǎng)站提供資料僅供參考,各地氣候、土壤、栽培習慣等因素不同,請根據(jù)具體情況栽培管理作物,以達到減低風險的目的。我們非常希望與各位交流分享以達共同進步,任何信息或問題請發(fā)送到xmlfcy@vip.163.com 熱切期待你們的寶貴意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