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翠容 龍啟炎 駱海波 朱晉 (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,430065) 凱綠是武漢百興種業(yè)公司從韓國引進的一代交配種。本品種經過武漢市蔬菜所展示中心近兩年試種,表現(xiàn)出早熟、抗病、外葉少、開展度小、耐熱、耐濕、耐旱、耐裂球等優(yōu)良性狀,是圓球甘藍中的佳品。 1、特征特性 凱綠甘藍為早熟品種,定植后55-60d成熟。植株高21cm,開展度50cm×48cm,葉色深綠。葉球中心柱高5cm,寬3.5cm;葉球橫徑16cm,縱徑12cm。葉球鮮綠色,高圓球型,結球緊實一致。單球重1kg左右,可延遲收獲。加工及鮮食均可。 2、栽培要點 2.1 播種期 凱綠甘藍在武漢可春秋兩季種植,春季在2月上中旬播種,采用保護地育苗。秋季在8月中下旬播種。 2.2培育壯苗 (1)播種:選擇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,深耕炕地,于播種前整平作畦。畦寬1.2m(包溝),深溝高畦,并施足底肥。播種時將苗床澆足底水,把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,然后覆蓋一層0.8㎝左右消毒過篩半干細土。每667㎡用種量40 g左右。 (2)苗期管理 春季育苗,出苗后白天苗床溫度控制在23℃左右,夜間13-15℃。三葉以前,白天保持20-25℃,夜間溫度不低于3-5℃。早春應盡可能透光增溫。白天溫度達到22℃時要通風,棚內濕度要保持在60%左右,濕度高易誘發(fā)病害,注意及時通風或加細干土、草木灰等降濕。 苗期病害要采取預防為主的方針,7d左右噴1次藥,發(fā)現(xiàn)中心病株要立即拔除,在原地噴藥以防病菌傳播。 早春甘藍定植前要進行煉苗,使幼苗逐漸適應外界氣候。在定植前10d左右,風口由小到大,早揭晚蓋,直到定植前2-3d全部去掉覆蓋物,使幼苗適應外界環(huán)境條件,達到低溫煉苗的目的。 2.3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地塊,提前進行深翻曬白,定植前10d結合整地施足基肥,每畝施腐熟豬牛欄糞1500-2000kg,過磷酸鈣25kg或獅馬牌進口復合肥50-60㎏。深溝高畦栽培,畦寬1.0m(包溝)。 2.4定植密度 凱綠甘藍栽培一般行距50cm,株距40cm,667㎡定植3300-3500株;也可適當密植, 667㎡定植4000株均可。 2.5田間管理 (1)適時澆水:定植后應立即澆定根水,以利幼苗成活。定植到包心前的階段。應澆一次穩(wěn)苗水,水量不可過大,中耕松土后6—8d,見心葉開始生長時應及時澆緩苗水,澆水量要大于穩(wěn)苗水。開始包心到葉球充分生長階段,要再澆一次水,水量不小于緩苗水。進入結球中期,對水分的要求逐漸增加,在一般情況下,每隔5—6d澆1次水,以滿足結球期對水分的要求。在采收前7—10d必須停止?jié)菜?,以防裂球?/span> (2)合理追肥 :甘藍進入結球期后,對營養(yǎng)的要求迅速增加。因此,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kg。每澆過1次清水后,即結合澆水可追尿素15kg。在一般情況下,早熟品種追施2次氮肥即可。 (3)中耕松土除草:澆緩苗水后,適時進行中耕,深度6cm左右為宜。過5—6d就可進行第2次中耕,深7cm左右,結合中耕除草,并把表土推碎、推平以便保墑。 2.6病蟲害的防治 (1)病害:甘藍病害主要有黑腐病、黑斑病、霜霉病、軟腐病、等。采用合理輪作、種子消毒、深耕曬土、及時去除田間雜草落葉等進行預防。在發(fā)病初期進行藥劑防治,黑腐病可采用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;新植霉素或氯霉素40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;霜霉病可用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; 50%托布津500倍液進行防治;黑斑病可用50%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;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噴霧防治;軟腐病可用鏈霉素或氯霉素4000倍液;敵克松原粉250倍-500倍液;75%的百菌清600倍-800倍液噴霧防治。每隔7-10d噴1次,連續(xù)噴3-4次即可。 (2)蟲害:主要蟲害為菜青蟲、小菜蛾、甜菜夜蛾、蚜蟲等。菜青蟲、小菜蛾、甜菜夜蛾可采用2.5%功夫乳油5000倍液、5%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、Bt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進行防治;蚜蟲可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。 2.7采收 凱綠甘藍一般在單球重達到1kg左右,用手指按壓葉球頂部,感覺堅硬緊實時即可采收,也可根據市場行情適當延遲采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