蘆筍具有耐寒、耐旱、喜光的特性,適宜在溫帶寒冷地區(qū)種植。選擇無公害無污染的種植基地,應首選排洪方便,地下水位低,土層深厚疏松、通氣性好的壤土地塊,土壤酸堿度以微酸性到微堿性為宜。忌連作,前茬不宜種桑樹、番茄、甜菜和紫花苜蓿。 二、品種選擇 選擇豐產(chǎn)早熟、商品性好、抗病性強、適應性廣的品種,目前生產(chǎn)上表現(xiàn)較好的品種主要有:uc800,uc157等。 三、育苗 1、整地施肥采用平畦條幅育苗,澆足底墑水,精耕細耙,耕耙深度一般以25—30厘米為宜,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優(yōu)質腐熟的農(nóng)家肥2500—4000公斤,氮、磷、鉀復合肥15公斤, 禁止使用未經(jīng)國家和省級農(nóng)業(yè)部門登記的化學或生物肥料。 2、播種一般分為春季育苗和夏季育苗,春季一般在4月 中旬至5月上旬,夏季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進行。每667平方米播量為0.8—1公斤,采取單子粒播,用木樓或其他開溝器開3—4厘米深的小溝,行距30厘米,粒距5厘米,或行距20厘米,粒距8厘米。 3、種子處理播前用40—50℃溫水浸泡,然后再進行種子消毒和催芽處理。種子消毒用50%多菌靈或2.5%腐鈉合劑10克加水2.5公斤,浸泡種子1公斤,浸泡24小時即可。 四、定植 蘆筍定植可分為春植、秋植和生長季定植3種,應根據(jù)具體情況而定,一般采用南北向定植溝,行株距:白筍為180~200×30-75(厘米),綠筍為100~130×25~30(厘米),按寬深各50厘米開溝。 五、田間管理 1、中耕除草,定期培土對沒有清園的筍田,要徹底清除地上莖葉,全部燒毀,再進行耕耙,松土保墑。 2、施肥、澆水據(jù)蘆筍需肥規(guī)律,(即667平方米年產(chǎn)嫩莖400公斤時,植株需要吸收氮6.96公斤,五氧化二磷1.8公斤,氧化鉀6.2公斤)和當?shù)赝寥鲤B(yǎng)分狀況及肥料利用率來確定施肥量。三要素的比例為5:3:4。定植后第1年施肥量為標準量的50%,第2年施70%,從第3年起按標準進行施肥。無公害蔬菜生產(chǎn)規(guī)定禁用硝態(tài)氮肥,嚴格控制化肥施用量,氮肥(純氮)每次用量要小于6公斤/667平方米,采前15天禁施氮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