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秋甘藍經濟效益比較高,但在生產過程中主要需解決育苗、高溫暴雨氣候、病蟲害防治三個技術難關,針對以上問題特建議進行如下技術操作,確保正常生產栽培,提高經濟效益。 一.品種選擇及育苗:首先需選用暑帝,H-60等早熟耐熱耐濕品種。 1. 苗床準備:選擇通風、排水良好的地塊,每畝施用2000-2004千克腐熟有機肥、翻耕,整平耙填,做成寬1.5米(連溝)的畦。 2. 播期: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播種。 3. 播種:采用混播法。播種前結合苗床整理,用敵百蟲或甲拌磷防治地下害蟲,畦而整填耙平,稍微踩(拍)實。澆足底水,每畝秧地用種0.5千克,均勻攤播。將細粉土和多菌靈等廣普性殺菌劑混合均勻攤覆在苗床上(如50%多菌靈粉劑10克+5公斤土),厚均0.5厘米(以看不見種子為宜)。 4. 苗瓣管理:播種后,苗床即時覆蓋遮陽網,出苗50%左右去遮陽網,再進行竹弓覆蓋遮陽網,采用弓棚遮陽育苗。重點是防暴雨沖刷和高溫干旱,預防災害性天氣毀苗,保質保量育好壯苗。 二.大田整地:耕地前,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千克,蔬菜專用復合肥50千克。結合耕填粑平,用敵百蟲或甲拌磷防治地下害蟲,做成1.0-1.2米寬的高畦。 三.定植:當苗有4-5片真葉時,可定植大田。定植前一天傍晚,秧地澆透水,以便起苗時多帶土,保證成活率。每畦3-4行、秣距40厘米,有條件地區(qū)可畦而覆蓋稻草,保溫保肥防暴雨沖刷。 四.田間管理:夏季高溫多雨地區(qū),肥力流失嚴重,加之該季生產栽培的品種生育期較短,追施肥水不能及時跟上蔬菜生長需求。應重施基肥,少量多次追肥;高溫干旱地區(qū)應結合澆水施肥,充分發(fā)揮肥效。 1. 施肥:一般追肥3-4次,第一次在活棵后進行,每畝施用尿素5千克;第二次在封行前,施10公斤的尿素;開始結球重施15公斤復合肥,以促進葉球迅速膨大。 2. 澆水: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