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試點過去不到兩年半時間,農信社農業(yè)貸款余額與改革試點前的2002年末相比就增加4900多億元,平均每年增加1600多億元,廣大農民正逐步享受著農信社改革試點帶來的甘甜。
中國銀行業(yè)監(jiān)督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后,農業(yè)貸款投放不斷增加,支農力度進一步加大,廣大農民用于簡單再生產的有效資金需求得到基本滿足,信貸支農主渠道作用增強。
改革試點過程中,圍繞“增強支農服務功能”目標,各地重視加強農村信用社支農服務能力建設,督促農村信用社健全支農信貸制度,加大支農信貸投放,提高支農信貸服務水平。
據統(tǒng)計,與改革試點前的2002年末相比,今年9月末全國農村信用社農業(yè)貸款余額增長88.4%,增幅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幅28個百分點;農業(yè)貸款占各項貸款總額的47%,提高7個百分點;農戶貸款占農業(yè)貸款的比例高達80.5%。
據介紹,全國近97%的農村信用社開辦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,近60%的農村信用社開辦了農戶聯(lián)保貸款,5743萬戶農戶得到了農村信用社小額信用貸款的支持,1302萬戶農戶得到了聯(lián)保貸款。今年9月末,農村信用社小額農戶信用貸款比2002年末增加1042億元,增長140%;聯(lián)保貸款比2002年末增加744億元,增長294%。農民貸款難問題得到初步緩解。
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涉及面廣、任務重,盡管在短期內取得明顯成效,但仍然面臨不小的困難。銀監(jiān)會有關負責人分析認為,農村信用社在支農服務方面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——
與“三農”發(fā)展的實際需要相比,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,農村信用社農業(yè)貸款的投放力度、貸款服務仍存在較大差距,還需要進一步改進;在金融支農問題上,目前還沒有建立起長效的激勵機制等制度安排,正向引導不足;解決“三農”問題,不能僅依靠農村信用社“單兵突進”,需要農村金融改革整體推進,相關配套改革需加快進行;增加農村信用社的支農服務能力,只有中央的資金扶持政策到位還不行,地方政府承諾的扶持政策也要及時落實。(新華社)